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3期

专题
AIGC 时代中国动画电影的技术与文化博弈
刘丽慧 吕欣
2025, (3): 7-11.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01
16 8
摘要:
【目的】本文聚焦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在我国动画电影创作中对传统元素文化符号的转译,探讨其技术与文化的博弈,以期在技术赋能与文化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方法】通过符号学的方法分析文化符号在 AI 生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语义磨损,结合文化基因探究传统文化元素在 AI 生成过程中的形变情况。【结果】AIGC 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动画电影的制作效率和视觉效果,但同时会造成文化意象的弱化,故在实际创作中需要实施“文化基因数据库”和“人工修正干预”两大策略来保障动画创作“文化转译”的精准度。【结论】AIGC 时代的动画创作要创建“技术 + 文化”双轨模式,以技术赋能传统文化的传播,最终实现“数字工匠精神”与文化自信的共建和共享。
互动仪式链视阈下国产动画电影海外发行的传播策略研究
周璐瑶 刘书亮
2025, (3): 12-17.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02
12 6
摘要:
【目的】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在国内市场开始取得显著成绩,但相对来说其海外发行的表现相对欠佳,分析国产动画电影海外传播的困境有助于开展应对的策略。【方法】本文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分析国产动画电影“出海”的现状。【结果】研究发现,国产动画电影在“出海”过程中存在核心粉丝群体构建不足、跨文化共同价值建构困难、互动仪式场域不完善等问题。【结论】为此,本文提出三点可能的突破口:一是利用互联网平台精准营销,挖掘海外核心受众;二是针对出口市场文化设置议程焦点,启动跨文化互动仪式;三是维护群体符号与互动仪式场所。通过优化互动仪式链,国产动画电影有望在海外市场实现更广泛的传播与认同。
中国动画电影的国风化表达——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
安静 李佳琪
2025, (3): 18-22.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03
11 1
摘要:
【目的】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在全球票房表现突出,尤其《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 2》)在国际影坛上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票房表现,大获成功,截至 2025 年 3 月 25 日,总票房突破 150 亿元,观影人次突破 3 亿,成为中国影史首部观影人次破 3 亿的电影,《哪吒 2》已成为全球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和非英语电影。中国动画电影的国风化表达,无疑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制胜法宝。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动画电影如何通过国风化表达增强文化认同,并提升国际影响力。以《哪吒 2》为例,分析其如何通过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实现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叙事表达。【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围绕角色塑造、视觉风格、叙述结构及音乐音效等方面国风化表达,剖析《哪吒 2》如何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并结合现代动画技术构建独特的电影语言。【结果】研究发现,《哪吒 2》在视觉设计上诉诸国画、水墨画、工笔画等传统艺术风格,同时运用3D 动画、AI 渲染等新技术,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在叙述上以中国神话为主题,同时承担当代价值观,增强全球观众共鸣;音乐方面融合民族乐器与交响配乐,强化国风美学价值观。【结论】 该研究表明,国风化表达已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重要创新路径。通过文化传承与技术创新的结合,中国动画电影不仅强化了本土观众的文化认同,也拓宽了国际传播的可能性。《哪吒 2》为未来国产动画提供了成功范例,也印证了风动画的市场潜力与文化价值。
文旅“大视听”愿景下吉林省“动漫 IP 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维度
张楠 刘旭 鞠明雨 杨阳
2025, (3): 23-28.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04
11 0
摘要:
面向文旅“大视听”愿景下数智新场景想象与开发的时代之需,本文基于吉林省“冰雪动漫 IP 旅游”赋予“三个冰雪走廊串联”“冰雪丝路”以形象生命意涵。【目的】激活其建构冰雪美学的传播媒介与文化场域的价值。本文基于廓清开掘吉林省“动漫 IP 旅游”差异化发展的双重实践维度的研究假设。【方法】通过迭代升级现有“动漫 IP 旅游”,淬炼长白山神话和关东文化宝库以持续“双创”动漫 IP 旅游的新增长点,实现重构吉林省全新“地域文化名片”的结果。通过打造原创“动漫 IP 旅游”,在数智技术赋能下达成长白山数智交互展厅的搭建结果。以双重实践进程检视研究假设并获得【结论】“动漫 IP 旅游”赋能吉林省乡村振兴可发挥出文化资本再生力、体验经济的精神缓冲力、特色区域品牌的增值力。
中国动画电影传统文化 IP 改编的双重面相 ——基于产业生态与文化认同的辩证思考
权文熙
2025, (3): 29-34.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05
11 0
摘要:
【目的】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快速发展,传统文化题材的改编作品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产业的重要支柱。然而,有必要针对传统文化 IP 改编在产业生态与文化认同中的双重面相的问题展开分析探讨。【方法】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市场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结合文化认同、产业机制与全球化竞争三重维度,对传统文化 IP 改编的现象进行辩证思考。【结果】研究发现,传统文化 IP 改编在提升市场规模的同时也导致了选题同质化和创新空间的压缩。尽管作品通过现代化表达弘扬了传统文化,但过度依赖经典符号的改写限制了艺术创新。【结论】传统文化 IP 改编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票房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价值与产业逻辑的深层博弈。为构建可持续的 IP 生态,产业需要突破路径依赖,实现从文化深耕到原创创新的转变。
传媒理论
媒体单位网络安全治理实践路径探究
凌云义
2025, (3): 35-39.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06
摘要:
【目的】 研究新闻单位网络安全治理,探索网络安全治理解决方案,适应全媒体和智媒体时代的网络安全治理环境需要。【方法】 运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网络安全技术与管理,实现网络安全保障下的安全运行。【结果】 经过网络安全治理,实现安全态势和安全运营能力的系统提升,保障系统安全生产。【结论】网络安全和运行安全一样是基础保障,通过网络安全治理实践探索,为行业单位网络安全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智能时代消费者行为变革背景下科技驱动的品牌认知趋势分析
方姝
2025, (3): 40-43.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07
摘要:
在智能时代的推动下,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和品牌的认知方式都经历了明显的转变。【目的】新技术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并通过各种媒介实现了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消费者在信息 获取途径、决策过程、个性化的需求以及社交媒体影响方面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方法】品牌在营销策略上开始注重与消费者的沟通,并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品牌的认 知正在向重塑其价值观、数字化的形象、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以及提高用户忠诚度的方向演变。【结果】同时,智能技术在消费领域得到广泛运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机会,提高购买效率。社 交媒体和在线评论对购买决策产生了影响,而智能技术则加强了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互动,提高了品牌的认知度。【结论】在未来,互联网将进一步改变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品牌也将通过不断优化产品功能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信息诉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密切关注这些发展动向,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品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媒介化视角下卡车司机的劳动实践
严励 常世峰
2025, (3): 44-48,65.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08
摘要:
【目的】智能媒介让驾驶室“孤岛”中的卡车司机重新获得了连接世界的能力,也充分改变了他们的劳动过程和劳动关系。本文旨在探讨卡车司机在媒介化社会中的劳动方式和劳动关系变化。【方法】本文使用网络民族志法和深度访谈法,从媒介延伸、媒介驯化、媒介呈现三个方面分析卡车司机在媒介化社会中的劳动环境、劳动行为和劳动关系之间的变化。【结果】媒介深刻影响了卡车司机的劳动全过程,卡车司机利用媒介极大地增强了自身的劳动能力;通过媒介构建出半组织化的虚拟职场,劳动关系的变化也反哺了劳动全过程。【结论】卡车司机的深度媒介化,将成为一种超越现实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互交织的“混合现实”。
论科技档案对事业单位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杨娅雯
2025, (3): 49-52.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09
摘要:
【目的】探究科技档案对事业单位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阐述科技档案记录的内容, 分析其在事业单位活动中的价值体现。【结果】科技档案记录了事业单位在科研、生产、基建等 活动中的真实情况,是历史、事实、知识和经验的真实反映,能为事业单位提供历史凭证和科学 依据。【结论】科技档案有助于事业单位在决策过程中更科学、准确地判断形势和制定策略,对 事业单位意义重大。
新媒体研究
AI 创意传播提升受众注意力赋能传统媒体新质生产力
李丽娟
2025, (3): 53-57.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10
摘要:
【目的】本文探讨 AI 创意传播如何提升受众注意力,解决传统媒体受众流失与影响力下降的问题,为传统媒体赋能,提升新闻传播新质生产力。【方法】分析指出 AI 大模型在新闻传播实践中的运用、AI 创意传播的特点及其双面性,阐述并借鉴创意传播、注意力资源、消费体验等来源于广告营销、经济管理相关的术语和理念,展现其对受众注意力的吸引与保持机制。【结果】AI 创意传播显著增强了传统媒体的受众参与度与忠诚度,促进了媒体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化发展。【结论】AI 不仅是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更是开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钥匙,为媒体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通过深度融合 AI 技术与媒体实践,传统媒体有望实现注意力的高效转化与价值的深度挖掘。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生态的重构与创新
黄秉
2025, (3): 58-61.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11
摘要:
【目的】探究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生态的变革特征与创新路径。【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对国内外媒体融合发展实践进行系统梳理,结合传播学理论框架进行分析。【结果】媒体融合催生全新传播格局,重构了新闻生产流程、传播渠道和受众关系。技术创新推动内容生产方式变革,平台化运营成为主流趋势。【结论】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生态呈现多元化、互动化、智能化特征,建议通过技术赋能、内容创新和机制重构推动传统媒体转型升级。
海事政务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实践与思考——以“青春海事”为例
宋祖明
2025, (3): 62-65.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12
摘要:
【目的】总结“青春海事”政务微信公众号建设特色,探索政务微信公众号运维路径,为海事系统政务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提供思路。【方法】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青年政务微信公众号“青春海事”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内容研究、问卷调查等方式方法,从该公众号的定位、内容、服务和运营等角度研究总结政务微信公众号的建设思路和路径。【结果】“青春海事”政务微信公众号建设路径明晰,导向上兼顾政治性、专业性、舆论性;管理上做到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运维上注重内容为王、品质为先、服务为要,对海事系统政务微信公众号建设具有较强借鉴指导意义。【结论】作为中央直属行政单位,海事系统政务微信公众号要坚持正确导向,把握公众号运营基本特性;坚持规范管理,加强公众号运维措施保障;坚持深耕主题,优化公众号掌上服务功能,方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的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张大为
2025, (3): 66-69.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13
摘要:
【目的】探究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的创新发展策略,以期为广播媒体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推动我国广播媒体行业的多元化、智能化发展。【方法】基于媒体融合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采用案例分析法与理论探讨法,深入剖析广播媒体在媒体融合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其创新发展的有效策略。【结果】本文从媒体融合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广播媒体在媒体融合时代创新发展的机遇,从渠道、内容、合作及盈利几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强信息传播能力、深度融合新技术,推动内容形式创新、探索多平台跨界合作,提升广播媒体效益的创新发展策略。【结论】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广播媒体应紧抓时代机遇,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思维,不断创新内容与形式,强化与受众的互动连接,探索多元化的商业模式,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为推动我国媒体行业的整体进步贡献力量。
红色短视频传播发展研究综述
倪亚娜 殷云
2025, (3): 70-73.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14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为红色文化短视频更好地传承红色精神、弘扬国家精神,通过文献综述法等,系统梳理短视频及红色文化短视频概念谱系,阐述短视频概念演变历程,明确红色文化短视频的功能定位。【方法】通过传播形式特点及受众接受度等内容阐明红色文化短视频发展特征,并聚焦红色文化短视频发展现状,从平台分布与作品类型、创作者与生产模式、传播效果与社会影响等维度进行剖析。【结果 / 结论】深入总结其取得的成效、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机遇,具备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文化自信贡献力量等应用价值。
数字艺术赋能农文旅高质量发展策略
刘少辉 张文琪
2025, (3): 74-76,81.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15
摘要:
【目的】发展农文旅对提振乡村经济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有重要推进作用。【方法】促进数字艺术产业在农村地区的扎根,加强数字艺术与农业、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通过数字艺术来传承和保护农业传统文化,这些方法都是提升农村新兴旅游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有效途径。【结果】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农文旅,以适应新时代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结论】数字艺术不仅为农村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与方向,更是有效地促进了农文旅的创新与升级,对推动旅游产业的提质增效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数字时代背景下文物纪录片记忆构建的流变研究
廖海湾
2025, (3): 77-81.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16
摘要:
【目的】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文物纪录片通过数字技术与创新审美手段,增强了影像内容的视觉表现和沉浸体验,并在构建文物文化记忆的过程中推动其传播。【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文物纪录片在视觉呈现、叙述形式和声音设计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探索数字技术在提升观众体验以及在文化记忆表达中的路径变迁。【结果】文物纪录片在数字时代实现了记忆构建的多维方式变革,不仅加强了文化记忆的表达,还促使观众在互动过程中与集体身份记忆产生共鸣,促进认同和文化熏陶。【结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融入,文物纪录片的创作又再次跃升至新高度,实现记忆传递的深度与广度双重飞跃。
媒体融合
以新型主流媒体平台为传播渠道的微短剧发展趋势探析
王哲
2025, (3): 82-85.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17
摘要:
【目的】智媒时代以来,网络微短剧深受广大用户喜爱,但是其传播模式存在滞后现象,必须寻找与之匹配的新的传播渠道。【方法】新型主流媒体平台可以积极尝试微短剧赛道,利用政府资源、驻平台自媒体和创作者资源以及内容质量与艺术水准审核把关等优势,赋能微短剧行业。【结果】新型主流媒体平台可以作为微短剧新的传播渠道和合作伙伴,共生共荣。【结论】新型主流媒体平台在与微短剧开展合作的基础上,作为微短剧行业的助推器,推动微短剧行业高质量发展。
融合新媒介:Phygital 技术在俄罗斯“未来运动会”中的艺术探索
杨志勇 侯舒婕 沈倩
2025, (3): 86-90.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18
摘要:
2024 年 2 月 21 日,首届“未来运动会”在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首府喀山举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 Phygital 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并评估其对传统体育赛事的创新和商业化模式的潜在影响。【方法】通过采用了案例研究、数据分析和现场观察等方法分析首届“未来运动会”,研究 Phygital 技术如何融合物理与数字元素,以及这种融合如何影响观众参与度和赛事的商业潜力。【结果】研究发现Phygital技术的视觉艺术效果与便捷的交互性显著提高了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度,还揭示了数字艺术在增强体育赛事吸引力和推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巨大潜力。【结论】研究结果支持了 Phygital 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作为体育创新的有效工具,为未来的数字体育发展与融合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策略
周馥隆
2025, (3): 91-94.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19
摘要:
【目的】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模式的转型路径,探索优化编辑出版策略以提升科技期刊传播力与学术影响力。【方法】基于案例分析、文献研究和理论探讨,全面梳理媒体融合对科技期刊内容生产、传播方式与用户服务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典型科技期刊的实践经验,提出优化策略。【结果】媒体融合推动科技期刊实现内容生产的智能化、传播模式的多样化以及用户服务的精准化,形成以多媒体化表达、多平台协同传播和用户深度互动为核心的编辑出版新模式。【结论】通过强化学术内容质量、多元化传播渠道与个性化用户服务,提升国内科技期刊的国际化传播能力和学术竞争力,为其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指引与理论支持。
短视频时代群众文化的宣传策略探讨
郭兆来
2025, (3): 95-98.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20
摘要:
【目的】本研究致力于深入研究在短视频盛行的当下,群众文化建设应采取何种宣传策略,审视短视频在推进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并据此提炼出切实可行的宣传方针,旨在为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贡献借鉴与启示。【方法】本文主要采用综合文献分析法,对当前短视频时代下群众文化宣传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短视频已逐步渗透进公众文化建设的核心领域。这些短视频平台凭借其操作的便捷性、互动性以及内容的趣味性,开创了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和模式。【结论】在短视频时代下,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既迎来了全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一定挑战,对于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而言,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短视频的积极作用,从多方面入手开展高效的文化宣传工作,以此建设更加完善的群众文化体系,推进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数智赋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的挑战、路径与策略研究
武洪敏
2025, (3): 99-103.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21
摘要:
【目的】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探讨在融媒体时代,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赋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建设的路径与策略,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建设。【方 法】本文通过详细分析融媒体时代数字化教材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困难,提出运用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结果】职业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在融媒体背景下,数字化教材建设成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促进产教融合的关键一环。【结论】融媒体背景下,数智化技术赋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建设,能够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
数字出版
数字化背景下期刊转型升级的策略与路径研究
王宇萌
2025, (3): 104-107.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22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介绍了数字化背景下期刊发展的现状,探讨数字化背景下期刊转型升级的策略与路径。【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相关文献和案例,可以了解国内外期刊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和趋势,为深入研究提供基础。【结果】本文分析了期刊转型的必要性,探讨了期刊转型升级的策略与实施路径,包括深入分析市场、明确转型目标、定位目标读者、内容创新与传播优化、经营模式与服务多元化以及人才支撑与团队建设等方面。强调了内容创新和服务多元化在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性。【结论】只有深刻剖析市场,不断强化个性,拓展经营模式和服务,期刊才能顺利转型,实现持续创新性发展,勇立时代潮头。
人工智能赋能图书出版:应用之路与未来洞察
庞博
2025, (3): 108-111.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23
摘要:
【目的】为人工智能时代传统图书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深入阐释人工智能技术为出版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内容创作辅助、智能编辑、精准营销、个性化阅读等图书出版领域的应用,并结合技术发展方向对下一步应用趋势进行预测。【结果】人工智能技术为图书出版行业带来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辅助创作、多元传播等多方面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版权保护、内容质量、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挑战。【结论】积极拥抱 AI 已成为出版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出版行业应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利用其带来的创新动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同时也要审慎应对挑战,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以保障出版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科技期刊出版过程中的应用与挑战
吕翀
2025, (3): 112-115.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24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科技期刊出版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带来的变革,旨在为科技期刊出版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与归纳总结法系统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期刊出版各环节的最新应用,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果】本文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给科技期刊出版带来的机遇为切入点,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科技期刊出版中的应用,从科技期刊出版工作和编辑人员职业发展两个方面入手,详细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科技期刊出版面临的挑战。【结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科技期刊出版过程中的应用为期刊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其在智能选题策划、提高评审效率、增效提质期刊出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面对挑战期刊出版机构需积极加强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以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期刊出版业务的深度融合,从而更有效地促进科学研究的传播与发展,满足社会对高质量学术成果的需求。
人工智能在期刊出版中的应用研究
李冉 朱丹丹 王艳
2025, (3): 116-119.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25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期刊出版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潜在的优势,旨在为期刊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促进期刊出版质量与效率的双重提升,加速我国期刊出版行业的智能化进程。【方法】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法、归纳总结法系统梳理人工智能技术在期刊出版各环节的最新应用成果与趋势。【结果】本文以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人工智能在期刊出版中的应用界定,从投稿、审校、排版三个方面入手详细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结论】人工智能的引入为期刊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通过精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期刊出版业能够显著提升期刊出版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因此,期刊出版机构应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推动我国期刊出版业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数智时代 AR 出版物的法律风险及多维规制路径探析
陆贵曦 王壮
2025, (3): 120-123.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26
摘要:
【目的】AR 出版物通过融合虚拟与现实,为读者带来了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但新技术作为“双刃剑”也带来了诸多的法律风险。在数智时代背景下, 亟须深入剖析 AR 出版物所带来的法律风险,探索并提出有效的规制路径和策略。【方法】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 AR 出版物《科学跑出来》系列图书进行个案分析。【结果】指出数智时代 AR 出版物在知识产权侵权、隐私权和数据安全以及内容监管与合规性审查方面的法律风险。【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技术赋能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协同监管体制机制,坚持刚性柔性相统一等规制路径。
智媒时代下出版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转型研究
闫倩倩
2025, (3): 124-127.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27
摘要:
【目的】智媒时代下,出版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顺应技术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更是提升行业竞争力、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途径。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字化转型策略,有利于提升出版档案管理的效率、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方法】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智媒时代出版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与意义、现状与挑战,探讨影响出版档案管理的传统困境,揭示转型过程中的关键障碍与应对策略。【结果】经过深入分析智媒时代对出版档案管理的影响,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以及未来智媒时代出版档案管理将向着高度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结论】智媒时代出版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是行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构建起一套包括明确战略、选好技术、强化管理、培养人才、遵守法规的多维度、系统性的出版档案数字化转型框架,对促进档案管理的智能化、高效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和理论意义。
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出版流程中的应用研究
张宏学
2025, (3): 128-131.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28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出版流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图书出版的智能化发展。【方法】通过深入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出版流程中的具体应用,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出版流程中的应用问题,从而寻求相应对策。【结果】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出版流程中的应用较多,表现为传统观念与认知局限、技术更新与应用难题、隐私泄露与算法偏见、内容单一与版权问题。【结论】为解决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出版流程中的应用问题,应从多个维度采取措施,与时俱进,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理念;动态调整,升维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技术;监督审查,保障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质量;人机协同,保障内容与版权的各方权益。
传媒技术
构建总部与分支机构统一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李达 范菁松
2025, (3): 132-136.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29
摘要:
【目的】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企业网络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旨在探讨构建一个统一、高效且可靠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并满足总部与分支机构间的协同需求。【方法】通过分析影响企业网络安全的关键因素,提出包括统一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分布式威胁检测与响应、集中化管理与监控以及端到端加密与数据保护在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结果】通过实施这些策略,企业能够构建一个更加健壮和响应灵敏的安全防护体系,有效应对网络威胁,保障数据和资产的安全。【结论】构建总部与分支机构统一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创新和应用,还需要企业在管理层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应对不断演变的网络威胁。
智能视听:AIGC 在短视频制作领域的应用前景及挑战
赵一莹
2025, (3): 137-140,158.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30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 AIGC 技术在短视频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和挑战,思考视听创作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提升路径,审视 AIGC 给短视频制作带来的风险,并尝试提出技术解决路径。【方法】本文深入 AIGC 的技术运行机制,结合具体实践剖析其为短视频创作带来的前景、问题及挑战。【结果 / 结论】笔者认为 AIGC 的引入将激活短视频创作在创意发掘、视觉评估、角色塑造、场景刻画、虚实结合、视觉修复、人机交互方面的潜力,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模型偏见、深度伪造、数字侵权带来的挑战。
基于大语言模型和知识图谱的电力传媒事件抽取与分析
李嘉 臧艳娇 顾琛兰
2025, (3): 141-145.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31
摘要:
【目的】在当前我国电力体制深化改革与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电力传媒作为电力行业与公众的关键沟通桥梁,正面临着电力新闻事件数量激增与信息高效管理两大核心挑战,迫切需要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方法】本文的目的是探索并提出一种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以应对这些挑战。基于对当前资源素材与技术进步的深入考量,本文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种融合大语言模型与知识图谱技术的电力传媒事件抽取与分析方法。【结果】该方法能够精确识别电力领域的关键实体,并深入挖掘这些实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进而构建出电力传媒领域的知识图谱。【结论】通过知识图谱所呈现的网状关系结构与大语言模型强大的语义理解能力,实现信息检索的高效性与交互体验的直观性双重提升。该方法显著增强了用户的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为电力媒体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新媒体环境下虚拟主播对播音主持行业的影响研究
宋香宜
2025, (3): 146-149.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32
摘要:
【目的】探讨新媒体环境下虚拟主播对播音主持行业的影响,分析其优势与劣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回顾虚拟主播的发展历程,对比虚拟主播与传统播音员主持人的优势与劣势。【结果】研究发现,虚拟主播在降低人力成本、提升制作效率、实现全天候服务及优化错误预防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也存在交互性差、情感表达受限、认知度不足及制作技术门槛高等劣势。【结论】在新媒体环境下,虚拟主播与传统播音员主持人将呈现融合共生的态势。未来,通过深化综合素养、推动多元发展、坚守传统媒体优势及拥抱人机协同,可实现两者的和谐共荣,共同推动播音主持行业的繁荣发展。
县级融媒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研究
徐旭
2025, (3): 150-153.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33
摘要:
【目的】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在广播电视技术系统得到充分应用,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县级融媒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较多安全问题,单靠传统管控手段已无法抵御。【方法】针对存在的安全问题,建湖融媒在信息系统结构、运维、网络、管理等方面开展建设研究。【结果 / 结论】补充通过建立多方位安全保障,构建一体化安全体系,有效提升县级融媒信息系统整体安全性。
秦淮河文化遗产空间的声音景观研究
何极洋 范晓纬
2025, (3): 154-158.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3.034
摘要:
【目的】为中国文化遗产空间的声音景观研究提供指导方向。本文将主要从听觉的维度去探索中国文化遗产空间——秦淮河的地方特质。秦淮河,作为中国江南水乡文化的象征,既是物 质文化遗产的载体,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声音景观研究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种新视角,通过分析文化空间中的声音元素及其特征,揭示其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价值。【方法】通过田野录音和文献阅读来研究一个地方的当代声音景观和历史声音景观,从而发掘这一地方的感官文化、音响身份和本地听觉性。本文从声音景观视角出发,围绕秦淮河文化遗产空间,探索其自然声音、人工声音及声音历史景观的构成与意义。【结果】秦淮河文化遗产空间的声音景观,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和谐乐章,也是记录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通过对其自然声音、人工声音以及历史声音的研究,能够更全面地理解秦淮河作为文化地标的多维特性。然而,现代城市化进程与旅游开发对声音景观的影响不容忽视。交通噪声、电子音效等现代声音的侵入,使传统声音景观面临着逐渐消失的风险。因此,采用田野录音、声音回溯等技术手段,记录和保护这些声音资源,对于维护秦淮河的文化完整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声音景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沉浸式体验等方式,为公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感知,增强地方认同感与文化自豪感。【结论】秦淮河的声音景观研究不仅是对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为我们探索文化遗产多感官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未来,应进一步推动声音景观的跨学科研究与文旅融合,将声音保护融入生态修复、文化教育和社区参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遗产保护模式,让“声音里的秦淮”成为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与创新实践的样本。
专栏
方向引领与数智赋能:中国传媒业的新使命新图景
黄楚新 郭安然
2025, (3): 159-160.
28 14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