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新媒体时代波诡云谲,新兴技术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新问题亟待厘清,新闻传播领域如何借助哲学理论来实现研究创新值得探讨。【方法】文章利用数据处理软件 Citespace6.1(R2)梳理 2011 年 1 月 1 日到 2022 年 9 月 30 日国内技术哲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探索 11 年来新闻传播研究对技术哲学理论有何应用以及技术哲学在国内的发展对新闻传播领域有何影响。【结果】从年发文量、关键词聚类、突现节点三个方面,文章发现随着国内技术哲学研究的深入,新闻传播领域从中受益颇丰。【结论】在技术不断更新的新媒体时代,技术哲学的理论对于新闻传播领域实现自身学科破局具有重大意义。
-
[1] [ 美 ] 唐 • 伊德 . 技术哲学导论 [M]. 骆月明,欧阳光明译.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7:149. [2] 胡翼青,张婧妍 . 功能主义传播观批判:再论使用满足理论 [J]. 新闻大学,2016(1):44-50+86+147. [3] 毛章清,胡雍昭 . 胡翼青:重新发现传播学——从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谈起 [J]. 国际新闻界,2016(2):170-173. [4] 师文,陈昌凤 . 信息个人化与作为传播者的智能实体——2020 年智能传播研究综述 [J]. 新闻记者,2021(1):90-96. [5] [ 美 ] 唐 • 伊德 . 技术哲学导论 [M]. 骆月明,欧阳光明译.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7:138. [6] 安维复 . 走向社会建构主义:海德格尔、哈贝马斯和芬伯格的技术理念 [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6):33-38. [7] 毛章清,胡雍昭 . 胡翼青:重新发现传播学——从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谈起 [J]. 国际新闻界,2016(2):170-173. [8] 李三虎 . 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探析 [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1):30-34. [9] 吴靖,应武 . 走向数字社会主义:工业化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技术批判 [J]. 全球传媒学刊,2021(3):3-22. [10] 安维复 . 走向社会建构主义:海德格尔、哈贝马斯和芬伯格的技术理念 [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6):33-38. [11] 李志敏 . 从“控制工具”到“交往媒介”:论新一代法兰克福学派学者芬伯格的传播技术观 [J]. 国际新闻界,2017(3):74-90. [12] 田鹏颖 . 从技术的思想到技术的伦理学转向——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思想述评 [J]. 哲学动态,2005(4):26-30. [13] 任玉凤,罗朝慧 . 米切姆的技术类型学概念框架解读 [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6):75-77+99+111. [14] 陈凡,贾璐萌 . 技术伦理学新思潮探析——维贝克“道德物化”思想述评 [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5(6):54-59. [15] 吴国盛 . 芒福德的技术哲学 [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30-35. [16] 王华 .“透过玻璃看到的明亮世界”——刘易斯·芒福德传播思想及其学科价值 [J]. 国际新闻界,2012(11):11-18. [17] 郭晓晖 . 技术现象学视野中的人性结构——斯蒂格勒技术哲学思想述评 [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7):37-42. [18] 王庆节 . 技术与时间:从海德格尔到斯蒂格勒 [J]. 哲学分析,2022(5):142-150+199. [19] 宋德孝 . 主体的“他者化”:当代西方媒介批判理论透视 [J]. 甘肃社会科学,2022(2):20-27. [20] 安维复 . 走向社会建构主义:海德格尔、哈贝马斯和芬伯格的技术理念 [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6):33-38. [21] 安维复 . 从社会建构主义看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社会哲学 [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2):36-39. [22] 连水兴,梅琼林 . 媒介批判的转向:从“工具理性”到“交往理性”——论哈贝马斯的媒介批判理论 [J]. 社会科学研究,2010(5):184-187. [23] 潘霁 . 恢复人与技术的“活”关系: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反思 [J]. 国际新闻界,2016(9):75-85. [24] 孙玮 . 从新媒介通达新传播:基于技术哲学的传播研究思考 [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66-75+131.
点击查看大图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28
- HTML全文浏览量: 43
- PDF下载量: 58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