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分析其背后潜在的社会现象与问题,以期为国产虚拟偶像的审美转化提供启示。【方法】文章以内 容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综艺《2060》中出场的 25 个虚拟偶像的身体拟像进行编码。【结果】研究发现,虚拟 偶像里中老年形象的缺失,折射出现代的容貌焦虑。资本为粉丝提供了一套审美符号幻象,在阳刚与阴柔二元对立 的消解中产生了新的审美理念,同时虚拟形象普遍受国外二次元文化影响较深,难以自成一格、破圈成长。【结论】 我国虚拟偶像的发展能够从以下 3 个方面寻求审美转化启示,即加强现实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大众日常生活,实 现多元化形象交流对话,并对传统国学资源进行融合运用。
-
[1] 艾媒咨询 .2022 年中国虚拟人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R]. 广 东 :艾媒报告中心,2022. [2] 臧梦璐 . 传统网红走下神坛,虚拟偶像抢占舞台 [J]. 光彩, 2022(1):34-37. [3] 陈江薇 . 亚文化视域下的虚拟偶像研究 [J]. 新闻前哨, 2022(2):65-66. [4] 付茜茜 . 偶像符号的编码:人工智能虚拟偶像消费文化研 究 [J]. 学习与实践,2021(2):132-140. [5] 刘芳儒 . 情感劳动(Affective labor)的理论来源及国外研 究进展 [J]. 新闻界,2019(12):72-84. [6] 何国威 . 从动作捕捉到虚拟偶像:计算机技术对演员及电 影娱乐生态的发生与重构 [J]. 电影与媒介,2022(1): 72-81. [7] 魏微 .CG 时代的电影表演 [J]. 当代电影,2015(8): 132-135. [8] 李镓,陈飞扬 . 网络虚拟偶像及其粉丝群体的网络互动研 究——以虚拟歌姬“洛天依”为个案 [J]. 中国青年研究, 2018(6):20-25. [9] 叶大扬 . 虚拟偶像:超真实、符号化与审美的幻象 [J]. 中 国文艺评论,2021(10):79-85. [10] 陆 扬 . 文 化 研 究 概 论 [M]. 上 海: 复 旦 大 学 出 版 社, 2008:128. [11] 卢晓华,陈敏 . 虚拟偶像的女性气质生产与消费逻辑 [J]. 新媒体研究,2021(17):80-82. [12] 马藜 . 视觉文化下的女性身体叙事 [M]. 成都:四川大学 出版社,2009:146. [13] [ 法 ] 鲍德里亚 . 物体系 [M]. 林志明译 . 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1:17. [14] 王韵,张叶 . 虚拟现实综艺节目内容生产的逻辑、路径 与展望 [J]. 电视研究,2021(11):43-46. [15] 周晓虹 . 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 [M]. 上海: 商务印书馆,2015.
点击查看大图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3
- HTML全文浏览量: 35
- PDF下载量: 7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