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要:【目的】出镜记者作为主流媒体平台深度融合下的重要传播主体之一,既是现场的书写者,又是情感的表达者,其身体和情感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主流媒体记者以人格化传播为策略吸引大量新兴互联网用户的同时表明了情感传播在数字化时代的潜在优势。【方法】以中新网、新华社等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记者报道内容作为研究对象,从“情动”的视域切入,从情动的叙事、情动流变的困境两个层面展开分析。 【结果】 研究发现,从个人情感的流变与生命体验的参与、记者叙事方式的变化、数字化时代主流媒体的社会传播价值三个维度更能立体呈现主流媒体记者的传播价值。【结论】探讨主流媒体记者如何在以情感表达为主导的网络舆论场中更好地体现传播力,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
[1] 汪民安 . 何谓“情动”? [J]. 外国文学,2017(2):118. [2] SPINOZA B.Ethics[M]. WHITE W H,trans.Hertfordshire:Wordsworth Editions,2001:98. [3] 谈华伟 . 电视新闻主持人出镜报道历史研究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4):24. [4] 尼尔·波兹曼 . 娱乐至死 [M]. 章艳,译 .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2004:12. [5] 喻国明 . 洞察中国视频产业的未来发展:机遇、挑战与对策 [J]. 新闻与写作,2021(7):66. [6] 凯伦·沃尔 - 乔根森,田浩 . 数字新闻学的情感转向:迈向新的研究议程 [J]. 新闻界,2021(7):25-32. [7] 康嘎明泽 . 流量密码?饭圈陷阱?——新闻从业者人格化传播路径再思考 [J]. 青年记者,2022(13):44-45. [8] 汪民安 . 何谓“情动”? [J]. 外国文学,2017(2):113. [9] 陈永刚,孙卉垚 . 互联网舆情研究 [J]. 情报杂志,2011,30(S1):85-88. [10] (英)弗兰克·菲雷迪 . 恐惧:推动全球运转的隐藏力量 [M]. 吴万伟译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84. [11] 刘芊玥 . 情动理论与性别批评 [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2(12):51. [12] 刘芊玥 . 情动理论与性别批评 [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2(12):3. [13] 郝拓德 , 安德鲁·罗斯 , 柳思思 . 情感转向:情感的类型及其国际关系影响 [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4):40-56. [14] 袁光锋 . 情感何以亲近新闻业:情感与新闻客观性关系新论 [J]. 现代传播 -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10):91 [15] 莫里斯·梅洛 - 庞蒂 . 梅洛 - 庞蒂文集第 4 卷:意义与无意义 [M]. 张颖,译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69. [16] Mcquire S . Rethinking media events:large screens, public space broadcasting and beyond [J]. New Media & Society, 2010,12(4): 567-582. [17] 姜艳 . 后电影时代视听新媒体的“情动”生产、呈现与传播 [J]. 电影评介,2023(14):99. [18] 汪民安 . 生产(第 11 辑):德勒兹与情动 [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6.
点击查看大图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3
- HTML全文浏览量: 50
- PDF下载量: 5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