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 VR 技术建构非遗昆曲传播平台的创新路径思考

韩悦 张进 李旭

韩悦, 张进, 李旭. 基于 VR 技术建构非遗昆曲传播平台的创新路径思考[J]. 中国传媒科技, 2024, (11): 128-131.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11.028
引用本文: 韩悦, 张进, 李旭. 基于 VR 技术建构非遗昆曲传播平台的创新路径思考[J]. 中国传媒科技, 2024, (11): 128-131.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11.028

基于 VR 技术建构非遗昆曲传播平台的创新路径思考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11.028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NO.ND2023017);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Ta/2021/13);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SJCX23_0109)。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韩悦(1999—),江苏连云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闻与传播、媒体技术与艺术研究;张进(1974—),江苏南京,教授,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与音乐教育信息化研究;李旭(1997—),江苏南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隐私保护、加密技术研究。

  • 摘要: 【目的】本文聚焦于探索 VR 技术在昆曲传承传播过程中的实践应用,分析昆曲的传播特点,调研不同类型媒介对象以及昆曲现代的传授需求,创设有利于昆曲传播的高仿真虚拟现实平台的建设思路,探索虚拟智慧交互情境下“虚实结合”“人机互动”“沉浸式体验”的新型传播路径。利用新媒介手段传播昆曲文化资源,实现昆曲文化的活态传承与传播。【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结果】科技赋能艺术为保护戏曲类非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介入非遗传承的研究已成为学界和艺术领域关注的热点,通过对普通受众、传承人、昆曲名家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受众进行采访、调研发现,昆曲的认知程度决定着受众对于昆曲传播的内容的需求不同,VR 技术所具有的沉浸性、互动性以及昆曲传播平台建设的模块设置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受众对于学习昆曲、保护昆曲、传播昆曲的需求。【结论】利用 VR 等新兴科技手段进行昆曲的传播与创新,将是未来非遗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方向。这种创新的传播路径不仅体现了对昆曲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更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文化传播和教育方法上的一次革命,为非遗昆曲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 [1] 金莹 . 昆曲与歌剧结合的探索与研究 [J]. 戏剧之家,2022(35):30-32.
    [2] 中共中央文化和旅游部 .“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EB/OL].(2021-05-06)[2024-08-15].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cyfz/202106/t20210607_925033.html.
    [3] 王馗 . 昆曲二十年“非遗”保护实践 [J]. 中国文艺评论,2021(12):53-60.
    [4] 季晓刚,杨茂川 . 锡剧文化展示空间设计初探 [J]. 设计,2021(8):158-160.
    [5] 张玮 . 浅谈短视频生态下的非遗传播与活化 [J]. 采写编,2024(4):93-95.
    [6] 吕云,王海泉,孙伟 . 虚拟现实——理论、技术、开发与应用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2-67.
    [7] 郭喜春 .VR 技术在非遗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现状 [J]. 信息系统工程,2018(5):81.
    [8] 李芬 . 当代昆曲创作样态与传播新形态研究 [J]. 戏剧文学,2024(4):110-115.
    [9] 孟祥宇,全江涛,丛蓉 . 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88-189,19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1-08
  • 刊出日期:  2025-01-0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