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普法类影视宣传作品在新时代的传播特性分析

李拓夫 朱明昊

李拓夫 朱明昊. 普法类影视宣传作品在新时代的传播特性分析[J]. 中国传媒科技, 2025, (2): 58-61.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2.010
引用本文: 李拓夫 朱明昊. 普法类影视宣传作品在新时代的传播特性分析[J]. 中国传媒科技, 2025, (2): 58-61.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2.010

普法类影视宣传作品在新时代的传播特性分析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2.01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拓夫 朱明昊:李拓夫(1988—),男,河北兴隆,硕士研究生,三级导演(编导),研究方向为电影与电视;朱明昊(1996—),男,汉,北京,本科,四级剪辑,研究方向为电影与电视。

  • 摘要: 【目的】普法类影视宣传作品,作为连接法律知识与大众生活的桥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传播力,在新时代法治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且积极的作用。本文旨在分析普法类影视宣传作品在新时代的传播特性,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内容、互动传播、艺术表现等手段提升普 法教育效果。【方法】本文首先界定了普法类影视宣传作品的定义和功能,随后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媒介融合趋势对传播渠道的变革影响,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对普法影视的推动作用。接着,从 四个方面剖析了普法影视在新时代的传播特性。通过法律剧《人民的名义》和微电影《十二公民》的成功实践案例,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分析。【结果】普法类影视宣传作品在新时代通过多渠道融 合传播,实现了内容的创新与教育性的有机结合;通过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性,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借助视听语言的艺术表达,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最终实现了传播效果的广泛覆盖和长期影响。【结论】普法类影视宣传作品在新时代展现出了独特的传播优势,对于提升公众法律素养、促进社会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也面临着内容同质化、受众细分化等挑战,需不断创新策略以应对挑战。

     

  • [1] 邹星宇 . 影视作品为普法带来不竭灵感 [J]. 法治新闻传播,2024(3):69-71.
    [2] 张仕兵 . 法治建设进程中的法律影视研究 [D].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6.
    [3] 张冠男,陈岩 . 法治影视作品在成人法治教育中的实践与优化 [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3(3):14-20.
    [4] 宫鹏 . 融媒体视域下影视文化传播研究 [J]. 大众文艺,2024(16):87-89.
    [5] 张琛 . 红色影视作品在高校的传播机制浅析 [J]. 西部广播电视,2022(9):122-124.
    [6] 葛思遥 . 电视法制节目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方向探究[D]. 重庆:重庆大学,2022.
    [7] 张丽媛 . 浅析法治影视作品在新媒体传播中的优势与思考[J]. 新闻传播,2019(6):35-36.
    [8] 潘智善,李珵 . 影视艺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及内容制作策略 [J]. 艺术品鉴,2024(20):145-147.
    [9] 赵诗若 . 主旋律影视作品创作的思考 [J]. 记者摇篮,2024(8):105-107.
    [10] 石磊,丁冉普法影视的“喜正剧”风格创新 [J]. 法治新闻传播,2024(2):38-40.
    [11] 李秉昊,丛红艳 . 英雄主义叙事的影视剧媒介分析与传播 [J]. 大众文艺,2024(15):58-60.
    [12] 王兵兵 .《人民的名义》的正义伦理 [J]. 电影评介,2017(9):36-3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