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快速发展,传统文化题材的改编作品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产业的重要支柱。然而,有必要针对传统文化 IP 改编在产业生态与文化认同中的双重面相的问题展开分析探讨。【方法】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市场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结合文化认同、产业机制与全球化竞争三重维度,对传统文化 IP 改编的现象进行辩证思考。【结果】研究发现,传统文化 IP 改编在提升市场规模的同时也导致了选题同质化和创新空间的压缩。尽管作品通过现代化表达弘扬了传统文化,但过度依赖经典符号的改写限制了艺术创新。【结论】传统文化 IP 改编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票房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价值与产业逻辑的深层博弈。为构建可持续的 IP 生态,产业需要突破路径依赖,实现从文化深耕到原创创新的转变。
-
[1] 中国电影家协会 . 2015 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J]. 电影艺术,2015(3):160-161. [2] 张明浩 . 论中国动画电影对“神话”IP 的现代化改编 [J]. 电影文学,2021 (10) :44-49. [3] 陈旭光 . 论电影工业美学的大众文化维度 [J]. 艺术评论,2020(08):29-44. [4] 扬·阿斯曼 . 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 [M]. 金寿福,黄晓晨,译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3. [5] Hoskins,C,& Mirus,R. Reasons for the US domina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elevision programmes. Media,Culture & Society,10(4):499-515. [6] [7] [8] 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 中国电影数据信息网——中国电影票房实时数据 [EB/OL]. (2025-04-12)[2025-04-07]. http://zgdypf.zgdypw.cn. [9] 章怡 . 迪士尼动画电影超级 IP 跨文化传播逻辑理路 [J]. 传媒,2024(12):54-56. [10] 彭侃 . 好莱坞电影的 IP 开发与运营机制 [J]. 当代电影,2015(09):13-17.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