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为进一步提升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效能,充分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对国际传播的助推作用。【方法】本文以样本分析法,对我国主流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实践成果进行案例分析。通过 SWOT 经济学分析法,围绕人工智能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具体剖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结果】调研发现,新兴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成为驱动国际传播范式与格局更迭的核心要素。以 ChatGPT、Sora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大量应用,极大改变了国际传播原有的内容生产方式、资源结构、传播逻辑。【结论】主流媒体要正视人工智能技术对国际传播格局带来的新变化、新挑战,充分发挥内容优势、专业优势,谨慎应对风险挑战,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
[1] 谭茗月 .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加强国际传播的策略探析——以国有企业外文网站建设为例 [J]. 中国传媒科技,2023(8):59-62. [2] 韦雪 . 媒介融合背景下内容生产的创新与挑战 [J]. 中国传媒科技,2024,31(12):94-97. [3] 朱鸿军,汪文 . 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传播中的共情应用探析 [J]. 对外传播,2023(6):4-7.[4] 毛振华,马欣然,宋瑞 . 海外用户超 1.5 亿网文出海进入“全球共创”新阶段 [N]. 经济参考报,2024-01-30(A04). [5] 刘振颖 . 声纹识别及复刻技术在短视频国际传播中的助推作用 [J]. 中国传媒科技,2024,32(2):64-69. [6] 周葆华,吴雨晴 . 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下的国际传播:实践进展与影响路径 [J]. 对外传播,2024(6):4-8. [7] 任鼎 .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 [J]. 中国传媒科技,2020(7):37-39. [8] 路小静,江翠平,姚永春 .AI 驱动下的国际传播变革:型主流媒体的应对与适应策略 [J]. 出版广角,2024(10):50-55. [9] 管洪 . 强化四个基础,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J]. 新闻战线,2023(2):4-6. [10] 杨雪 . 以多元、包容、年轻化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N]. 人民政协报,2023-05-08(9). [11] 李鹏 . 构建国内国际双赛道双循环双驱动的大传播模式 [J]. 中国记者,2024(7):84-87. [12] 任鼎 . 技术助力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际传播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方向之一 [J]. 中国传媒科技,2019(12):15-17. [13] 黄志凌 . 四川发布“纵目云”国际传播赋能计划 [EB/OL].(2024-03-31)[2025-02-2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5003532981719147&wfr=spider&for=pc. [14] 李旭,张宇 . 省级国际传播中心建设的三种思维 [J]. 中国记者,2024(6):29-32. [15] 王妍,卜晨阳 . 大语言模型技术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发展转型的启示 [J]. 中国传媒科技,2024,31(9):11-16. [16] 杜森林,陈青山 . 数智环境下中国话语国际传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J]. 中国传媒科技,2024,31(7):37-40. [17] 卢星宇,李菲菲 . 从熊猫基地到东郊记忆 “全球熊猫伙伴”感受幸福成都 [N]. 成都日报,2024-11-26(A02). [18] 谭茗月 .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加强国际传播的策略探析——以国有企业外文网站建设为例 [J]. 中国传媒科技,2023(8):59-62. [19] 梁小栋,王孟 .AIGC 时代中华原创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 [J]. 新闻爱好者,2024(2):47-49. [20] 傅华 . 把握创新机遇 深化交流合作 以人工智能技术更好推动媒体系统性变革——在第六届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J]. 中国记者,2024(11):4-5.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
- HTML全文浏览量: 6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