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数字人文视域下革命文物在思政大课堂的活化利用实践——以韶山革命纪念地为例

张旭 陈新征

张旭 陈新征. 数字人文视域下革命文物在思政大课堂的活化利用实践——以韶山革命纪念地为例[J]. 中国传媒科技, 2025, (9): 63-67,79.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9.012
引用本文: 张旭 陈新征. 数字人文视域下革命文物在思政大课堂的活化利用实践——以韶山革命纪念地为例[J]. 中国传媒科技, 2025, (9): 63-67,79.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9.012

数字人文视域下革命文物在思政大课堂的活化利用实践——以韶山革命纪念地为例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9.012
基金项目: 

国家文物局 2024 年革命文物研究项目(国家文物局办革发〔2024〕8 号)“让革命文物在思政大课堂中‘活’起来的路径研究”、中国博物馆协会依托“腾博基金”实施的科研课题资助项目“革命纪念场馆‘大思政课’育人价值与路径研究”(TCMA—2024—1.4—ZD—3)研究成果。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张旭 陈新征:张旭(1986—),女,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湘潭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学研究、红色文化研究;陈新征(1979—),男,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湘潭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红色文化研究、毛泽东生平思想研究。

  •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剖析数字人文驱动下革命文物活化利用对思政教育的作用,明晰其在韶山思政大课堂中的应用规律与路径,为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赋能思政大课堂提供参考。【方法】以韶山思政大课堂中革命文物活化利用为研究对象,基于理论与实践双重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及对比分析等方法,从理论基础、时代价值、现实困境、实践路径展开系统探究。【结果】革命文物是独特的优质思政教育资源,数字人文驱动其活化利用,能重构历史叙事逻辑、创设情感沉浸场景、拓展教育时空边界,有效破解传统思政教育中文物展示静态化、资源利用碎片化等问题,为赋能思政大课堂提供可复制的技术方案。【结论】数字技术为革命文物活化及思政教育创新开辟新路径,后续需深化技术融合、挖掘文化价值、完善实践模式,持续提升思政大课堂质量与育人实效,助力革命文化传承与思政教育发展。

     

  • [1] 沈夏珠 . 多渠道发挥革命文物育人功能 [N]. 光明日报,2024-04-15(2).
    [2] 习近平 .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 求是,2024(8).
    [3] 习近平 .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11.
    [4] 邓群刚,李彧沛 . 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理路和实现路径 [J]. 红色文化学刊,2024(2):50.
    [5] 习近平 .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21-07-02(1).
    [6] 习近平 .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6-10-22(1).
    [7] 习近平 .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J].求是,2020(17):12.
    [8] 王海容,王贝 . 基于“大思政课”培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者的价值导向和实践路径 [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7(4):45.
    [9] 陈军 . 融合视域下革命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路径考察 [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21(1):29-33.
    [10] 习近平 .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 求是,2024(8):9.
    [11] 沈夏珠 . 多渠道发挥革命文物育人功能 [N]. 光明日报,2024-04-15(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11-04
  • 刊出日期:  2025-10-1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