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本文结合科普学与教育学原理,通过分析科普期刊中的发明教育案例,探究其教育路径,并提出改进策略。【方法】通过推演分析法明确科普期刊与发明教育的一般规律,通过文献研究法总结得出科普期刊中的发明教育所存在的总体问题。【结果】发明教育存在三方面问题:基础学科知识体现不均衡、方法成本过高、情感体验的浅表化。【结论】可以通过发挥科普期刊的资源优势,采取调整发表侧重类型,引导发明教育均衡体现科学知识;构建师生读者社区,充分宣传降本经验;全面发展科普期刊融媒体,为情感表达提供多元形式等方式予以改进。
-
[1] 张昀京 . 历史视角下的科普定义、特征和社会功能 [C]//中国科普研究所 . 面向未来的科学素质建设:第二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北京:中国科普研究所, 2020:418-426. [2] 李大光 .“公众理解科学”进入中国 15 年回顾与思考 [J].科普研究,2006(1):24-32. [3] 林欣,甘俊佳,林素絮 . 科普期刊新媒体运营现状及提升策略 [J]. 中国编辑,2023(Z1):85-89. [4] 张波 . 我国科普期刊研究流变与态势 [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8-13. [5] 刘浩冰,邱伟杰 . 高质量背景下科普期刊的发展思考 [J].出版广角,2022(9):23-27. [6] 李盼 . 论专业人员对网络新闻审核的重要性 [J]. 中国传媒科技,2025(1):50-54. [6] 罗俊龙,覃义贵,李文福,等 . 创造发明中顿悟的原型启发脑机制 [J].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4):504-513. [7] 何克抗 . 论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 [J]. 教育研究,2016,37(4):12-24,40. [8] 贺雯,孙亚文,李冬梅 . 初等教育学习论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0. [9] 李雁冰.科学探究、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08,37(12):14-18. [10] 宋乃庆,徐春浪,郑智勇 . 科创教育: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时代路向 [J]. 人民教育,2024(1):43-46. [11] 苗东升 . 论涌现 [J]. 河池学院学报,2008(1):6-12. [12] 王磊,黄鸣春 . 科学教育的新兴研究领域:学习进阶研究 [J]. 课程·教材·教法,2014,34(1):112-118. [13] 范先佐,周文良 . 论教育成本的分担与补偿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24-31,130. [14] 熊开封,张华,崔鹏 . 我国 TRIZ 理论研究综述 [J]. 包装工程,2009,30(11):221-223. [15] 杜洁 . 基于 TRIZ 理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要素研究 [D]. 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4. [16] 黄林.扎根农村生活的发明创造教育[J].青少年科技博览,2024(7):13-14. [17] 郝琦蕾,梁金淼 . 国内科学精神研究:回顾与展望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44(35):13-16. [18] 韩丽,胡克兴,武文,等 . 我国科技期刊融媒体矩阵构建现状分析 [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3,34(11):1383-1391. -
点击查看大图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
- HTML全文浏览量: 1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