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谷虹,黄升民 . 面向“新文科”的中国新闻传播高等教育之破与立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10):161-168.
|
[2] |
廖祥忠 . 未来传媒:我们的思考与教育的责任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3):1-7.
|
[3] |
张文丰 .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产教融合型教材:内涵、特征与开发路径 [J]. 广州开放大学学报,2025,25(1):98-104.
|
[4] |
胡智锋,李天羽 . 激发传媒艺术创新活力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J]. 中国编辑,2025(1):11-16.
|
[5] |
谷虹 .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能力体系之构建——基于“国家标准”与“国内样本”的探索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8):155-160,168.
|
[6] |
梁福春 . 以“沉浸式教学”为突破的高校传媒人才培养设计与实现 [J]. 传媒,2019(16):86-89.
|
[7] |
曹娟,齐笑甜 . 技术进步与焦虑:生成式 AI 如何重塑传媒与教育 [J]. 中国传媒科技,2024(12):12-18.
|
[8] |
周茂君,王嘉奇 . 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J]. 新闻与传播评论,2025,78(2):63-75.
|
[9] |
GuoL,VolzY.(Re)defining Journalistic Expertise in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A Content Analysis of Job Announcements[J].Journalism Practice,2019,13(10):1294-1315.
|
[10] |
张铮,陈雪薇 . 从“数据新闻”到“数据传播”——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数据转向及因应策略 [J]. 中国编辑,2020(5):74-79.
|
[11] |
安珊珊 . 建制激增、学科互渗与课程互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的结构性特征与关键问题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8):158-163.
|
[12] |
白寅 . 论融媒体素养对新文科人才培养的意义 [J]. 中国编辑,2021(6):83-87.
|
[13] |
张正清,王娜 . 融入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文本教学路径 [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4,40(7):139-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