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前互联网时代已经过渡到大数据的阶段,互联网在提升人们知识获取便利程度的同时也导致了信息窄化和共识的难以达成,信息茧房现象出现并逐渐成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选取了综合性互动视频社区 bilibili作为调研对象,在个性化算法推荐的大背景下通过深度访谈 bilibili 资深用户,聚焦于信息茧房的内生机制与带来的长期影响进行讨论,结果显示:在用户个体认知层面,信息茧房效应虽减少了个体筛选信息的压力,但同时也潜移默化地限制了用户联想思维与创造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陷入隐私悖论的困局;在网络公共空间层面,尽管信息茧房效应在多维化市场中推动了内容扩充,但同时也导致了凝聚力建构困境与话语霸权现象。在此基础上,研究针对政府、企业平台和用户三方主体提出建议。
-
[1] 李礼,魏宝涛.弹幕网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J].中国传媒科技,2014(8):135. [2] Sunstein,C. R. Republic. com. Princeton,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2. [3] 喻国明.“信息茧房”禁锢了我们的双眼[J].领导科学,2016(36):20. [4] 王慧芳.信息茧房对微时代大学生信息阅读的负面影响[J].出版广角,2018(2):69-71. [5] 朱春阳.警惕信息“茧房效应”[J].当代贵州,2018(47):95. [6] 吴霞.信息的个性化推送和“信息茧房”的形成[J].今传媒,2019(1):47-49. [7] [ 美 ]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宏,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69. [8] [ 美 ] 伊莱·帕里泽 . 过滤泡:互联网对我们的隐秘操纵[M].方师师,杨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9] 徐敬宏,侯伟鹏,程雪梅,王雪.微信使用中的隐私关注、认知、担忧与保护:基于全国六所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8(5):160-176. [10] Paul Haridakis Ph.D & Gary Hanson M.A..Social Interaction and Co-Viewing With You Tube:Blending Mass Communication Reception and Social Connection. Journal of Broadcasting&Electronic Media,2009(2). [11] Jeffries,W. B. ,& Szarek,J. L.. Tag this article! today’s learners and the use of web 2.0 in teaching. Molecular Interventions,2010(2):60. [12] 喻国明,耿晓梦.智能算法推荐:工具理性与价值适切 ——从技术逻辑的人文反思到价值适切的优化之道[J].全球传媒学刊,2018(4):13-23.
点击查看大图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81
- HTML全文浏览量: 61
- PDF下载量: 60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