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展望 6G:智能互联技术赋能下的媒介化社会图景

杨 雅 周袁媛

杨 雅 周袁媛. 展望 6G:智能互联技术赋能下的媒介化社会图景[J]. 中国传媒科技, 2023, (3): 7-12.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3.03.001
引用本文: 杨 雅 周袁媛. 展望 6G:智能互联技术赋能下的媒介化社会图景[J]. 中国传媒科技, 2023, (3): 7-12.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3.03.001

展望 6G:智能互联技术赋能下的媒介化社会图景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3.03.00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杨 雅 周袁媛:杨雅(1988-),女,天津,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方向为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周袁媛(1997-),女,云南楚雄,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网络与新媒体。

  • 中图分类号: G632

  • 摘要: 【目的】当前社会正处在 5G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培育的重要时期。站在 5G 发展的节点和路口展望 6G技术,借由深度媒介化的视角,能够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智能媒介化实践提供参考和探索的思路。【方法】 文章通过总结 5G 和 6G 时代的技术特性、应用前景和社会重塑意义,畅想 6G 技术形塑下的崭新生态图景:【结果】6G 技术赋能下,社会的深度媒介化进程将不断加速,媒介的定义将被改写,媒介的内容更加融合,媒介的边界更 加弥散,媒介的网络联结更加互联互通、智能立体,Web3.0 和 AIGC 内容广泛渗透于媒介场景之中。【结论】媒介技术将成为一种底层的“操作系统”,深度改写人的社会性连接、交往、认知与决策行为,媒介技术将更加深刻地 介入社会管理与协同、社会生产与消费,实现对社会场景的全方位深层次重塑。

     

  • [1] 喻国明,杨雅 .5G 时代:未来传播中“人—机”关系的模式重构 [J]. 新闻与传播评论,2020 (1):5-10.
    [2] 尤肖虎 .5G 应用创新与 6G 技术演进 [J]. 视听界,2020(6):9-11.
    [3] 赵亚军,郁光辉,徐汉青 .6G 移动通信网络:愿景、挑战与关键技术 [J].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9(8):963-987.
    [4] 梅再霞,音春,张磊 . 6G 愿景、应用场景与关键技术分析 [C]. //TD 产业联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移动通信》杂志社 . 推动网络演进促进应用创新——5G 网络创新研讨会(2021)论文集,2021:387-390
    [5] Marshall McLuhan & Quentin Fiore. 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An Inventory of Effects[M]. New York:Bantam Books,1967: 75.
    [6] 华为 WirelessXLabs.5G 时代十大应用场景白皮书 [M]. 华为 WirelessXLabs,2019.
    [7] 新 华 网 .5G+AI 声 像 分 析, 掌 声 里 的“ 共 振时 刻 ”[EB/OL].https://mp.weixin.qq.com/s/jWGnA3jiGOASjZwx3RsFzg,2020-05-23/2023-02-20.
    [8] 方敏,段向阳,胡留军 .6G 技术挑战、创新与展望 [J]. 中兴通讯技术,2020(3):61-70.
    [9] 胡翼青 . 显现的实体抑或意义的空间:反思传播学的媒介观 [J]. 国际新闻界,2018(2):30-36.
    [10] 喻国明 . 未来媒介的进化逻辑:“人的连接”的迭代、重组与升维——从“场景时代”到“元宇宙”再到“心世界”的未来 [J]. 新闻界,2021(10):54-60.
    [11] 刘光毅,金婧,王启星等 .6G 愿景与需求:数字孪生、智能泛在 [J]. 移动通信,2020(6):3-9.
    [12] 中 信 证 券 . 元 宇 宙: 人 类 的 数 字 化 生 存, 进 入 雏形 探 索 期 [EB/OL]. https://mp.weixin.qq.com/s/ueecKgNDXtQ2s7FeqLwzrQ,2021-11-02/2023-02-21.
    [13] 喻国明学术工作室,杨雅,陈雪娇,等 . 类脑、具身与共情:如何研究人工智能对于传播学与后人类的影响——基于 国际三大刊 Science、Nature 和 PNAS 人工智能相关议题的分析 [J]. 学术界,2021(8):108-117.
    [14] [ 丹麦 ] 施蒂格·夏瓦 . 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 [M]. 刘君等译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15] 陈昌凤 . 元宇宙:深度媒介化的实践 [J]. 现代出版 .2022(2):19-30.
    [16] 宋辰婷 .5G 数字技术赋能下网络权力的拓展 [J]. 社会科学辑刊,2021(2):109-117.
    [17] 王炎龙,王子木 . 日常生活媒介化与公共信息服务文化治理——基于编辑把关的视角 [J]. 中国编辑,2022(4):9-13.
    [18] 喻国明,杨雅,苏芳,滕文强 . 元宇宙视域下 Web3.0重塑媒介发展新生态 [J]. 江淮论坛,2022(5):128-133.
    [19] 马红兵,李福昌,张忠皓,马静艳,刘秋妍 .6G 网络主要驱动力分析 [J]. 邮电设计技术,2021(12):1-5.
    [20] 赵淑萍,王海龙 . 再造与重构:“媒介化”影响与行为方式变化研究 [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1(5):65-76.
    [21] CNNIC. 第 5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R]. 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2.
    [22] [ 美 ] 凯瑟琳·海勒 . 我们可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 [M]. 刘宇清译 . 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17.
    [23] 谭雪芳 . 图形化身、数字孪生与具身性在场:身体 - 技术关系模式下的传播新视野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8):64-70,7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04
  • HTML全文浏览量:  122
  • PDF下载量:  7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23-04-2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