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聚焦数字人文视角,分析在数字时代“凡尔赛文学”文化建构的传播逻辑,挖掘其媒介叙事营销模式背后的商业价值,为今后网络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方法】以“凡尔赛文学”为研究对象,解读其形成发展的内在机制,探索“凡尔赛文学”从走红到冷却的变化历程背后伴随着的技术、社会和个人动因。【结果】【结论】“凡尔赛文学”的热度已逐渐消退,新的流行与范式在阶段中层出不穷,但它却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数字人文范式案例,其发展周期为我们研判网络亚文化的未来提供了重要启示。
-
[1] 陈世华,祝越 .“凡尔赛文学”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 [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64- 72. [2] 孟威 . 网络传播的文化功能及其运作 [J].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1(00):57-69+266+271. [3] 王家豪,泽玉,孙潇雄 . 消解与重构:数字媒介时代青年 亚文化的“去污名化”分析——以二次元为例 [J]. 中国传 媒科技,2023(4):78-82. [4] 吴迪,严三九 . 网络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链模型探究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17-20. [5] 卢迪 ,林芝瑶 ,庄蜀丹 . 从 5G+ 融合媒体到媒体融合 +5G——先进技术驱动下的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J]. 中国编 辑,2022(8):87-91. [6] 刘海龙 . 像爱护爱豆一样爱国:新媒体与“粉丝民族主义” 的诞生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4): 27-36. [7] 杨嘉宁 . 网络直播背景下青年亚文化的特点与治理 [J]. 北 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6):5-7. [8] 彭兰 . 表情包:密码、标签与面具 [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9(1):104-110+153. [9] 王晴锋 . 从拟剧论到框架分析:戈夫曼思想的演进或延续 ? [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83-91. [10] 沈昱平,严玮雯,赵朔雪 . 建设“数字中国”背景下数 字出版的发展方向探索 [J]. 出版广角,2022(12):69- 72. [11] 奚路阳 . 论数字传播时代身体符号的生产与消费——基 于消费主义视角 [J]. 编辑之友,2022(2):51-55. [12] 王韵,张叶 . 非同质化通证技术赋能数字版权保护的应 用优势与实践策略 [J]. 中国编辑,2022(8):34-40.
点击查看大图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71
- HTML全文浏览量: 40
- PDF下载量: 10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