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本研究将《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全球文明倡议”相关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其在国际传播中话语建构的机制、符号修辞技巧以及叙事性特征。【方法】 本文使用使用语料库分析研究工具 AntConc 建立全部资料的主题词表,采用人工标注的方式完成语义分析过程。【结果】 新闻报道标题反复强化和阐释“全球文明倡议”,从而完成概念修辞的加工、纠偏与重构;报道内容通过阐释隐喻与间接隐喻的修辞搭建概念理解的语境;叙事结构往往采用低叙事性与高清晰度的呈现方式,使用新闻叙事与历史叙事两种叙事方式通过“标语式”论点与复杂论证有机结合。【结论】《人民日报》(海外版)通过通过修辞方式创建属于中国话语的认识“元语境”,让“全球文明倡议”发展理念在全世界发挥重要影响力。
-
[1] 胡钰 . 全球文明观的基本理念与国际传播 [J]. 对外传播,2023(8):8-12. [2] 张广昭 . 国际传播中的“概念创造”——基于习近平涉外演讲文本的政治话语分析(2012-2021)[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2(3):5-18+126. [3] 祖昊 . 政治媒介化:基本意涵、关键概念和理论框架 [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9):91-105+147. [4] 孟美辰,张久安 . 全球文明倡议的时代意涵、舆论反应与传播思考 [J]. 对外传播,2023(7):60-62. [5] 张德禄,刘汝山 . 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8. [6] 詹姆斯·保罗·吉 . 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 [M]. 杨炳钧,译 .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22. [7] 刘涛,刘倩欣 . 情感叙事:环境传播的公共修辞实践 [J].新闻界,2023(4):4-20. [8] Burke,K. Arhetoric of motives.(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503-504. [9] 刘涛,刘倩欣 . 情感叙事:环境传播的公共修辞实践 [J].新闻界,2023(4):4-20. [10] 刘涛 . 环境传播:话语、修辞与政治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85-186. [11] 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著 .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 何文忠,译 .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12] 胡翼青,杨馨 . 媒介化社会理论的缘起:传播学视野中的“第二个芝加哥学派”[J]. 新闻大学,2017(6):96-103. [13] 蒋晓丽,李玮 . 从“反映论”到“对话观”——论多重语境下新闻的转向 [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41-145.
点击查看大图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9
- HTML全文浏览量: 14
- PDF下载量: 4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