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7期

专题
智能出版转向:大模型算法时代的行业应用、趋势和挑战
王剑飞 冯莉婷 陈子涵
2025, (7): 7-13.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01
37 10
摘要:
【目的】聚焦大模型为代表的各类新型平台在出版行业的当下应用,探析中国数字出版行业正在进行的融合转型的关键阶段,研判大模型介入推动数字出版带来的智能变革迭代,解析其对中国传统出版模式的数字出版转向及行业应用,梳理当下涌现的系列融合出版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方法】以大模型智能算法为主要关注点,借助文献和案例梳理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在走向智能出版的探索和深度应用,从算法创作、算法审校、算法印刷、算法画像上展开研讨。【结果】随着大模型算法技术不断迭代,中国出版业的智能化转型进入关键期并进一步加速,从当前应用发展趋势上看,正在呈现出出版数据库化、跨界融合发展、走向知识图谱的三大特征。同时,在智能技术迭代下,中国数字出版转型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主要体现为内容风险、版权风险、隐私风险。
AIGC 技术赋能图书视觉设计:潜在价值、应用场景与流程革新
李雅筝 张辰宏
2025, (7): 14-18.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02
25 6
摘要:
【目的】多模态 AIGC 技术的能力迭代与快速发展,使其在图书视觉设计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方法】本文聚焦 AIGC 技术嵌入图书视觉设计实践,探究其潜在价值与多元应用场景,并尝试从创意生成、作品生成、作品呈现三个阶段解构 AIGC 技术驱动下图书视觉设计流程的变革。【结果】研究发现,AIGC 技术不仅赋予出版商自主开展图书视觉设计的能力,还通过简化设计流程显著提升效率,降低设计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增长。具体而言,语言类 AI 大模型加速设计创意构思,AI 图像生成模型辅助绘制初始图稿,决策型 AI 大模型助力设计图稿的审核筛选与优化完善。【结论】AIGC 技术的嵌入革新了传统设计流程与人机协作模式,为图书视觉设计实践带来了全新发展动能。
基于检索增强生成(RAG)的智能出版业态重塑
易龙 王洁 杨晓彤 张赛赛
2025, (7): 19-24.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03
21 4
摘要:
【目的】RAG 出版是一种全新的出版模式,它通过检索增强技术赋能高质量人机协同知识生产并为用户提供智能知识服务。本文主要探索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在提升大语言模型的知识生成质量上的作用,发现其规模化应用于出版业的潜质。【方法】通过对 RAG 技术原理的分析,【结果】发现其在重塑行业生态、出版流程、出版形态等方面发挥着关键影响。【结论】RAG 将成为实现智能出版的技术基座,它通过将大模型与结构化知识库相结合,最终封装为多种应用形态而重塑整个出版业态。
传媒理论
从《主播说联播》看短视频时代新闻评论的话语转变和发展路径
刘欣怡 肖博成
2025, (7): 25-28.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04
13 4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主播说联播》作为央视新闻推出的短视频新闻评论节目的创新特点与发展路径,分析其在话语转变、场景搭建、叙事方式、IP 塑造及情感共振等方面的策略,以期为融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评论栏目的制作提供借鉴与启示,推动我国新闻媒体行业的创新发展。【方法】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对《主播说联播》的节目内容、话语风格、传播渠道及受众反馈进行深入剖析,结合相关理论与案例,总结其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结果】研究发现,《主播说联播》通过话语内容的个性化、腔调的平民化、互动的双向化及人称的贴近化,实现了话语层面的全面创新。在场景搭建上,采用竖屏场景塑造全新拟态空间,营造亲密即时的交互对话场域。叙事方式上,注重年轻叙事,营造平等对话环境,提高节目影响力。此外,通过打造“网红主播”IP 形象及大众化报道引发受众情感共鸣,进一步增强了节目的传播效果。然而,也存在内容逻辑性相对较弱、受众思考能力可能受影响等问题。【结论】《主播说联播》的成功经验表明,紧贴市场需求与受众偏好、构建双向互动传播模式及依托高品质内容巩固舆论主阵地是短视频新闻评论栏目制作的关键。未来,随着新技术与新媒体的不断涌现,短视频新闻节目应持续创新,以多样化、智能化、专业化的趋势迎接新的契机与挑战,推动我国新闻媒体行业的繁荣发展。本研究为其他短视频新闻评论栏目的制作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参考。
媒体数据资产市场化的探索与思考——以贵州台为例
吴量
2025, (7): 29-32,37.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05
13 1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媒体数据资产市场化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资源到资产的转化,以及数据交易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适当的解决建议。【方法】通过分析国家及贵州省在数据要素开发利用、资源配置、共享与开放等领域的政策方针和探索实践,结合贵州台实例,对打造数据产品的关键步骤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媒体行业可通过特定的方法将原始的数据资源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数据资产,进一步挖掘其潜在价值。【结论】在现有政策和市场环境支持下,推动媒体数据资产市场化其时已至。
民办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党建文化传播现状与传播力精准提升——基于 10 所民办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分析
朱昊敏 李蓉蓉
2025, (7): 33-37.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06
10 1
摘要:
【目的】民办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承担展示校园文化、沟通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功能,是学校通过新媒体平台对师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窗口。有效利用官方微信平台展示党建文化,有利于推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方法】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建理论为出发点,采用随机抽样法、内容分析法等,梳理 10 所民办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中的党建工作内容。【结果】发现当前民办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党建文化内容传播具有议题设置政治化、编辑排版暖色化、叙事方法权威化的共性趋势,存在多级推文导致阅读黏性低、推送频率低导致失语困境、议题严肃导致“脱圈”困境的问题。【结论】提出呈现喜闻乐见的党建文化、实现线上推送与线下交流有机结合、建设校园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具体路径可以帮助实现传播力精准提升,推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基于 PEST 分析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五五”科技发展思路和重点方向研究
刘伟东 秦贝贝
2025, (7): 38-41,50.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07
摘要:
【目的】根据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所处内外部环境及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要求,研究提出“十五五”时期广电视听科技发展的思路和重点方向。【方法】基于PEST分析模型,完成“十五五”时期广电科技发展 PEST 分析。【结果】基于 PEST 分析,统筹把控“全局和局部”“长远和当前”“宏观与微观”,分析“十五五”时期广电视听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及瓶颈。【结论】提出“十五五”时期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科技发展的战略方向、项目建议。
新媒体研究
具身交互视角下自然博物馆的沉浸式数字叙事研究——以中国古动物馆为例
陈艺
2025, (7): 42-45.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08
15 2
摘要:
【目的】在具身交互视角下,研究自然博物馆的沉浸式数字叙事设计方法与设计实践。【方法】本文以中国古动物馆——亚洲最大自然博物馆为切入点,通过案例研究、文献综述、实地调研等方法分析古动物馆创建沉浸式数字叙事的设计方法。此外,本文从认知过程、感官通道和认知环境三个维度(构建具身交互式情景体验、用户多感官融合沉浸体验与跨数字媒介的沉浸式叙事空间三个方面)提出基于具身交互视角下中国古动物馆的沉浸式数字叙事设计路径。【结论】中国古动物馆以具身交互理念为基,运用跨数字媒介创建沉浸式叙事环境,优化交互体验空间,同时设计者以考古与自然进化背后的故事为叙事切入点,使参观者与古动物馆文化内涵进行深度互动,对自然文化产生更强烈的认同。
新媒体生态下广电媒体赋能乡村直播人才培育模式研究
王东发
2025, (7): 46-50.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09
摘要:
【目的】探索新媒体生态下广电媒体赋能乡村直播人才培育的有效路径,构建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育模式。【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系统分析了广电媒体对乡村直播人才培育的作用机制。【结果】构建了“资源赋能 - 能力提升 - 效果评估”的闭环培育模式,明确了广电媒体赋能乡村直播人才的实施路径。【结论】广电媒体赋能乡村直播人才培育应强化资源整合与创新应用,建立长效培育机制,实现人才培育的可持续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语言的“去仪式化”现象分析
温楚涵
2025, (7): 51-54.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10
11 2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究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语言出现的“去仪式化”现象,剖析其成因、表现形式及多方面影响,为行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方法】本文以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先阐释“仪式化”内涵、特征及在传统播音主持中的体现,再分析新媒体环境的变革力量,如技术、传播模式等对播音主持语言的作用,接着研究“去仪式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语言实践表现,包括表达、风格、内容等变化,最后考察其带来的社会影响,涵盖受众认知、文化传播、行业格局等层面。【结果】清晰界定“仪式化”概念,揭示新媒体对播音主持语言“去仪式化”的推动,呈现“去仪式化”在语言实践中语言更贴近生活、风格多元等具体表现,阐述其在重塑受众习惯、创新传播方式等社会影响方面的情况。【结论】新媒体环境显著改变播音主持语言,“去仪式化”现象在语言实践与社会影响层面均有明显体现,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需从业者积极应对、合理引导。
数智时代主流媒体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
彭雪亮
2025, (7): 55-58.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11
摘要:
【目的】主流媒体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既是技术驱动的必然趋势,更是构建新型传播生态的支点。研究数智时代主流媒体新质生产力发展,旨在探索数智时代的主流媒体如何通过技术赋能、流程重构和模式创新,实现生产力的跃升,揭示数智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对媒体内容生产、传播效率等方面的影响,通过研究主流媒体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范式,提出相关实践路径,为媒体行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撑。【方法】结合文献分析、案例研究、调查访谈等方法,系统梳理近几年关于媒体生产力发展相关学术成果,选取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主流媒体样本,分析其数智技术赋能媒体发展的路径与效果,并与一线媒体从业者、技术人员及管理者进行访谈,分析主流媒体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背景、意义、现状等,总结经验,提出实践建议。【结果】研究发现,数智技术已成为推动主流媒体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主流媒体应积极应对挑战,以技术驱动,实现内容生产与传播优化;创新运营,探索新发展模式等策略,进一步推动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新型主流媒体生态体系。【结论】研究验证了数智技术对媒体生产力的深刻影响,主流媒体需以“价值引领 + 技术适配”为原则,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强化舆论引导功能,最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
数智化背景下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张科 王梦汐
2025, (7): 59-62.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12
10 4
摘要:
【目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全媒体从时空维度、方式维度、主体维度、效能维度阐明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方向,是数智化时代有效应对新传播格局的必然路径。【方法】从技术驱动变革、区域创新实践、国际效能提升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建议构建“智能中台 + 生态平台”技术基座,深化“数据赋能 + 场景创新”,推动“跨界融合 + 服务转型”,强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结论】最终实现从“流量竞争”到“价值共鸣”的跃迁,全面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新媒体环境下报刊版面设计的创新策略
周亮
2025, (7): 63-66.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13
摘要:
【目的】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报刊版面设计的创新策略,以提升报刊版面设计的现代感与艺术品质。【方法】采用文献综述与调查分析方法,从报头、图形图像、色彩留白、创意布局、文字、边框与线条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提升视觉冲击力与信息传达效果。【结果】报刊版面设计创新策略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报刊版面设计的现代感与艺术品质,吸引并保持读者的注意力,优化其阅读体验。【结论】新媒体环境下,报刊版面设计创新对提升报刊吸引力至关重要。通过创新设计可以更好地适应读者阅读习惯变化,满足其阅读需求。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构建用户画像系统——越牛新闻客户端实现用户个性化内容推荐
韩波 陶蓓蓓 杨建方
2025, (7): 67-69,77.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14
10 1
摘要:
【目的】随着新闻阅读习惯从传统媒体转向互联网,用户面临信息过载和内容不精准的问题。要实现“内容找人”,关键在于构建精准的用户画像,帮助确定用户阅读兴趣。【方法】本文以越牛新闻客户端为例,提出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阅读行为提取特征,并结合新闻本文标签体系,动态关联用户阅读领域与本文分类,构建用户画像。【结果】基于用户行为与内容标签的动态关联,成功构建可量化用户兴趣偏好的画像体系,为个性化内容推荐系统提供数据支撑,显著提升内容与用户需求的匹配程度。【结论】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行为画像能有效解决新闻内容分发精准度问题,为新闻类客户端优化推荐服务提供实践参考。
基于抖音短视频的甘肃文旅形象传播与提升策略
李春丹
2025, (7): 70-73.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15
摘要:
【目的】研究依托传播学的“拟态环境”和“符号学”理论,【方法】在分析甘肃文旅形象传播机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基于抖音短视频的甘肃文旅形象传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 /结论】研究认为在内容生产、传播策略、核心定位等方面甘肃文旅形象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为此提出了深挖优质内容、整合营销渠道、聚合品牌力量等提升策略,旨在提升甘肃文旅形象的传播效果,吸引更多游客前来甘肃旅游,推动甘肃文旅产业特色化精品化发展。
媒体融合
数智时代新媒体课程 AI 创新实践——以《新媒体文案写作》为例
马一卉
2025, (7): 74-77.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16
摘要:
【目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探讨新媒体课程创新改革与教学设计的新方案。【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以《新媒体文案写作》课程为依托,以校企合作任务为载体,探究适用于《新媒体文案写作》课程的 AI 创新教改设计。【结果】结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特点,重塑“四合促建”教学目标,借助 AI 技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多维度赋能课程改革。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AI 技术为辅助、项目任务为导向的教学体系。【结论】高校应促进教产研学一体化,借助课程 AI 创新改革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实践创造力,培养复合型媒体人才,使教学紧跟行业新发展,满足新媒体行业对高质量创作的前沿需求。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新闻采编工作中的应用实践
夏加松
2025, (7): 78-81148.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17
11 3
摘要:
【目的】为了在新闻采编中高质量应用生成式 AI 技术,合理应对智能传播时代新技术对新闻采编工作带来的全新挑战,提高新闻采编的质量。【方法】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了新闻采编的真实案例,对生成式 AI 技术在新闻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有效分析。【结果】从分析结果来看,生成式 AI 技术在新闻采编环节中的渗透可以极大程度提高采编的效率。同时生成式 AI 技术在素材筛选和采编流程再造中也有一定的优势,正确应用生成式 AI 技术可以引领新闻采编可持续发展。但需要明确的是,在应用生成式 AI 技术时要将新技术带来的技术风险和伦理风险考虑其中,在此基础上制订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新闻采编的质量。【结论】研究发现,作为新时代的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对生成式 AI 技术有正确的认知并掌握合理应用生成式 AI 技术的方法。技术应用策略包括形成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算法思维、融合创作优质新闻和推动生成式 AI 技术新闻分层等,将生成式 AI 技术与新闻采编的融合提升新的高度。借助以上的措施有效应对 AI 技术风险和伦理危机,借此确保在新闻采编事业中生成式 AI 技术能够发挥最大功能。希望本文得出的基于生成式 AI 技术推动新闻采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结论,可以为今后的新闻采编工作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恐惧诉求视域下商业广告营销策略及效果研究
王悦
2025, (7): 82-86.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18
摘要:
【目的】为了探究恐惧诉求效应在商业广告中的应用,评估广告营销效果。【方法】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混合研究方法,聚焦商业广告中的焦虑营销策略。【结果】研究发现,抓住易焦虑人群心理可影响消费者的商业行为决策;恐惧诉求在传播中受负面情绪驱使导致行为动机被动改变;恐惧诉求在广告传播中对广告策略具有调节作用;广告视觉与语言策略对消费者认知存在影响。【结论】总之,受众对于恐惧情绪的反应和态度转变机制可以影响商业广告的传播策略。
时政新闻短视频创作的优化路径探析
宋敏
2025, (7): 87-90.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19
摘要: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撑下,短视频传播路径和传播范围不断扩大,诸多头部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用户数以亿计的国民级应用,亦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和路径。【目的】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时政新闻短视频的传播影响力。【方法】电视媒体一定要与时俱进,在生产大屏端电视新闻报道的同时,从小屏端的传播特点和传播规律出发,转变新闻生产方式,探索正确的时政新闻短视频创作路径。【结果】实现时政新闻短视频在移动小屏端的高质量传播。【结论】优化时政新闻短视频创作路径,能够全面提升时政类新闻报道的质量和传播影响力。
数字出版
出版视域下高等教育数字教材质量控制策略
杨薇
2025, (7): 91-95.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20
13 2
摘要:
【目的】高等教育数字教材的建设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高等教育数字教材的质量与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密切相关,质量风险需要进行有效防控。【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数字教材特征和现状,揭示高等教育数字教材目前存在的内容、技术、功能三方面的质量风险及其成因。【结论】提出强化出版机构主导作用、建立多方协同建设机制,健全数字教材出版质量保障机制、强化全流程质量管控,规范平台建设和管理、保障数字教材安全,调动师生积极性、建立应用反馈机制和修订机制,加强相关培训、提高教师和编辑的数字素养和能力的系统化质量控制策略,为高等教育数字教材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医学科技期刊编辑专业素养体系构建
张婷婷
2025, (7): 96-99.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21
摘要:
【目的】分析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医学科技期刊编辑专业素养体系,为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支专业素养深厚的编辑队伍。【方法】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法、专家深度访谈,分析影响医学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因素,构建医学科技期刊编辑专业素养体系。【结果】认为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必备的专业素养包括: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崇高的职业道德、卓越的知识迁移能力、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创新性的期刊研究素养、熟练应用的计算机能力、敏锐的伦理学素养、持续维护作者黏性的素养。【结论】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应矢志提升编辑专业素养,勤勉精进,争作期刊高质量发展专业人才。
“两弹一星”精神视域下的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探索——以科学出版社为例
李立云
2025, (7): 100-104.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22
摘要:
【目的】“两弹一星”事业是新中国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体现,至今仍值得出版界敬仰和借鉴。【方法】本文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以中国科学院和科学出版社为例,采用理论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调查法进行研究。【结果】以爱国爱党、服务人民、守正创新、协同攻关、全面育人为代表的“两弹一星”精神,可以在出版单位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示范作用。【结论】在出版实践中大力弘扬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代表的科学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有益借鉴。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背景下的发展策略探索——以《肿瘤药学》杂志为例
董珊珊 房超 刘颖 王静
2025, (7): 105-108113.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23
10 3
摘要:
【目的】科技期刊作为推动全球科技进步和学术交流的核心平台,不仅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广泛传播与应用,还显著提升了国家的科技实力。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战略提出,标志着我国科技期刊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方法】本文通过分析世界一流期刊的特征及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以《肿瘤药学》杂志为例,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设路径。【结果】《肿瘤药学》杂志在创建世界一流期刊的过程中通过人员建设、数字化建设、学术建设及伦理建设等几个方面开拓发展期刊的创新性建设路径。【结论】其他科技期刊可参考《肿瘤药学》杂志的探索路径,助力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
人工智能与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的优势
龙娅丽 林海妹 曾莉娟
2025, (7): 109-113.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24
摘要:
【目的】推动科技期刊的智能化转型,以适应智媒体时代的发展。【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调研、内容分析梳理的方法分别从管理经营、选题策划、审稿、编辑加工、学术传播 5 个方面系统总结梳理出人工智能与科技期刊融合出版的优势。【结果】人工智能与科技期刊融合发展可帮助期刊制订更加科学的市场定位和战略规划,建立更好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基于大数据分析学术前沿及市场需求,人工智能与科技期刊融合发展可辅助期刊选题策划,甚至可以直接生成选题策划报告供编辑参考。人工智能与科技期刊融合发展可优化审稿专家选择、缩短审稿周期、提高审稿准确性。人工智能与科技期刊融合发展可优化编辑加工流程,提高编辑效率和准确性。人工智能与科技期刊融合发展可提高学术传播效率,提升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结论】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科技期刊的智能化转型发展提供了便利,编辑应该积极正确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我国高等教育数字教材出版的现状与优化路径
李靓
2025, (7): 114-117122.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25
10 3
摘要:
【目的】高等教育数字教材的内容与形式日趋多样化,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为进一步推动出版领域的优化发展,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梳理我国高等教育数字教材的出版类型、发行方式、平台建设情况及其前景优势。【结果】发现数字教材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如共识不足、顶层规划不明确、建设质量参差不齐、评估体系不够完善、实际应用中优势有限、平台建设有待完善等。【结论】建议研制数字教材标准、建设统一规范的数字教材平台,加强质量管理和版权保护,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多方联动、多措并举,共同促进高等教育数字教材的高质量出版。
数字化出版环境下图书编辑与传媒融合的模式
刘逸群
2025, (7): 118-122.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26
摘要:
【目的】探讨数字化环境下图书编辑工作与传媒融合的创新模式,分析 5G 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对出版行业的深刻影响。【方法】通过对编辑流程再造与跨媒体内容制作与智能化工具应用等进行系统研究,结合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构建数字时代的出版新生态。【结果】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在智慧教育、文化服务、文脉传承与产业联动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佐证数字化转型需要构建智能化编辑平台与打造全渠道内容矩阵与完善版权开发体系。【结论】出版机构应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创新内容生产模式,拓展多元传播渠道,推动传统出版向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方向迈进,实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赋能传统报业数字转型的应用研究与实践路径
王秋实
2025, (7): 123-126.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27
摘要:
【目的】人工智能为报业转型提供新动能,本研究探索 AI 在报业数字转型中的应用场景、路径与效能。【方法】基于文献分析与案例研究,构建理论基础、应用场景、实施路径框架,分析智能化转型关键环节。【结果】研究发现,AI 在新闻采集、辅助写作以及内容分发三大场景展现价值;报业智能化面临专业价值与算法冲突、组织结构与人才不匹配、技术投入与回报失衡等挑战;转型路径包括渐进式融合、全流程改造与平台化重构。【结论】AI 赋能报业数字转型改变了生产流程与传播模式,通过人机协同,报业能在保持专业价值同时实现效率提升与创新发展。
人工智能辅助图书编辑出版流程的优化与实践
林晓明
2025, (7): 127-130.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28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编辑出版流程中的应用,以期达到优化出版流程、提升出版效率与质量的目的。【方法】探索将自然语言处理(NLP)和机器学习(ML)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图书内容智能审核、校对及排版的方法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读者偏好进行深入挖掘,以指导图书选题策划和营销策略的制订。【结果】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图书编辑出版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显著缩短了出版周期,并提高了图书内容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基于大数据的读者分析技术,成功促进多部畅销书的诞生。【结论】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编辑出版流程中的应用展现出显著优势,未来应进一步深化技术融合,以推动出版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中国科技期刊新媒体建设情况
许静
2025, (7): 131-134.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29
摘要:
【目的】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促进中国科技期刊新媒体建设,推动科技期刊进一步发展。【方法】基于中国科技期刊新媒体运营情况,介绍了建设背景,分析了发展困境,并且重点提出了相关促进措施。【结果】针对目前的新媒体建设困境,建议依据期刊运营特点采用充分吸收转化国外经验、积极调动各群体参与度、培育“多功能”人才队伍等措施。【结论】中国科技期刊应顺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潮流,采取相关措施促进新媒体建设,推动科学技术的广泛传播及繁荣进步。
人工智能时代科技图书营销新范式
郑柳洁 杨中兴
2025, (7): 135-138.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30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图书营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在科技图书营销中的应用。【方法】运用观察研究法、归纳法等。【结果】提出“营销 100 分”的概念,将营销推广拆解为 6 个关键维度,包括核心卖点提取、宣传节点把控、媒体推广分发、节点用户口碑管理、线上线下结合及持续推广。【结论】自动化内容生成、智能客服等人工智能手段显著提升了图书营销效率。然而,数据隐私与安全、内容真实性及技术过度依赖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作者建议,出版社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同时规避其带来的风险,通过“营销铁三角”模式,实现科技图书营销的高质量发展。
大模型赋能新闻知识图谱构建及在新闻生产与传播领域的应用探讨
莫正荣
2025, (7): 139-143.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31
摘要:
【目的】探讨大模型赋能新闻知识图谱构建的方法及其在新闻生产与传播领域的应用。【方法】分析传统新闻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的局限,对比大模型驱动下构建新闻知识图谱的技术优势,详细阐述了大模型驱动的新闻知识图谱构建方法与多模态数据融合能力。【结果】大模型赋能的新闻知识图谱在新闻生产领域实现了高效智能采编、内容生成、内容审核与事实核查等创新应用;在传播领域拓展了新闻的精准触达、舆情智能分析,加快了新闻传播从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型。【结论】大模型与新闻知识图谱的融合为新闻行业带来变革,促进了新闻生产与传播智能化转型,推动了新闻行业向个性化、数据智能化发展。
传媒技术
探析 5G 广播 +5GMS 移动端广播电视双向技术
孙海英
2025, (7): 144-148.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32
10 2
摘要:
【目的】针对广播电视大屏用户流失、移动终端用户增长的行业问题,探讨如何依托广电地面数字电视系统基础设施优势,以低成本实施 5G 广播改造,构建 5G 广播双向传输体系,推动广播电视移动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方法】梳理国内外 5G 广播技术研究进展,分析 3GPPR14至 R19 各 版 本 关 键 技 术 特 点, 如 增 强 型 多 媒 体 广 播 多 播 业 务 Fe MBMS(Further enhanced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基于 LTE 的 5G 广播、5G 广播频谱规划等,结合 ETSI DVB-I 标准与 5GMS 技术协同应用模式,探讨利用 LTE 承载技术实现终端免费接收 FTA 信号、整合有线电视资源开展互动业务,以及通过 Wi-Fi 与数据流量进行盲区补点覆盖的技术方案。【结果】5G 广播技术具备跨终端服务、广域覆盖、低成本改造等优势,支持无 SIM 卡免费电视接收、基于 LTE 的 5G 广播可兼容地面数字电视频段、支持单频网 SFN(Single Frequency Network)组网。国内外试验表明,该技术能实现直播、点播、应急广播等业务,提升用户体验,降低通信流量成本,且部分国家已开展商用试点。【结论】5G 广播 +5GMS 技术通过“大塔广播、小塔增强”模式,实现了广覆盖与双向交互的结合,具有“新技术、简布局、自融合、优互补”特点,可盘活广电发射塔资源,推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是广播电视实现全域覆盖、全场景移动传播的关键举措,符合“智慧广电”政策导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新时代下广播电视设备维护维修管理研究
马修华
2025, (7): 149-152157.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33
摘要:
【目的】系统讨论广播电视设备维护维修管理在保障节目正常播出、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方面的角色。【方法】探讨广播电视设备管理领域的重要性、具体内容、存在的常见问题、新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提出解决措施,如智能化管理、预防性维护和外包管理等,为广播电视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设备维护维修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结论】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广电设备维护和维修的整体水平,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支持广电业务的持续发展。
期刊出版中的集约化与数据安全问题研究
谭峰 姜立会 董永阳 郭明兴
2025, (7): 153-157.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7.034
摘要:
【目的】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期刊出版行业正经历着从传统分散式管理向集约化运营的转变模式,集约化出版作为提升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关键策略,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在集约化出版的过程中,数据安全问题成为制约其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法】本文系统地分析了集约化在期刊出版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数据安全挑战,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同时概述了集约化的定义、特征及其在期刊出版中的具体实现方式,详细讨论了集约化对提高出版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了集约化可能引发的数据安全风险。【结果】本文通过对数据安全威胁的分类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数据保护措施,旨在为期刊出版行业的集约化转型提供数据安全保障,分析并整理研究成果,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奠定基础。【结论】本文通过分析集约化出版的必要性与实施途径以及集约化过程中数据安全问题的现状与挑战,提出了加强技术防范、强化人员管理和完善法律法规等对策和建议。这些对策和建议有助于期刊出版社在集约化出版过程中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确保数据安全和合规性,推动期刊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
专栏
中国短视频 + 电商发展现状及趋势
黄楚新 刘玥
2025, (7): 158-160.
21 9
摘要: